世界杯亚洲球队

清代妃子侍寝时,为何要裹着被子抬进去,却要被搀着扶出来?

晋武帝司马炎曾经为了处理这一问题,发明了一种叫“羊车巡幸”的办法。他天天驾着羊车在后宫瞎溜达,什么时候羊逛累了,在哪个妃子的宫门口停了下来,晋武帝就选她侍寝。

而比较有心机的妃子就会选择在门口撒下一些羊吃食,引诱羊在她的门前停下,方便得到侍寝的机会。毕竟后宫竞争激烈,一旦能怀得龙嗣诞下皇子,那就是飞黄腾达。

这种类似抽签的办法发展到了清代,为了保证公平,就形成了传说中的翻牌子。皇帝晚饭后,会由太监将侍寝的妃子名字写在绿头签上,递到皇帝面前。皇帝抽到了谁,谁就是今晚的侍寝之人。

进宫要求

被翻牌子翻到的妃子,在前去侍寝前也并不是经过梳妆打扮,浓墨重彩,漂漂亮亮的前去侍寝,而是先被剥光了衣物和首饰,赤身裸体,被被子包裹着抬进皇帝寝宫的。

可能很多人会对此十分好奇。毕竟卸甲的环节也是助兴的一部分,上来就将这一过程免去了,不免让人心生些许遗憾。

但是有一说一,这实在是为了皇帝的安全着想。毕竟就在清王朝前面的明王朝,就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宫女刺杀皇帝的事情。

这位遭遇了刺杀的倒霉皇帝正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当然这位老哥差点被自己的枕边人弄死也算是活该。

众所周知,嘉靖皇帝十分喜好炼丹修道,给自己起道号叫飞元真君、万寿帝君、忠孝帝君。但是他修道的手段却十分邪门,竟是要用女子的经血来做炼丹原料之一,活脱脱一个吸血鬼的形象。

在朱道长兢兢业业的修道下,他后宫的宫女妃子可以说是被折磨的奄奄一息。最终,有几位宫女实在忍无可忍。嘉靖二十一年的一天,她们潜入嘉靖皇帝的寝宫,想用绳子将嘉靖帝勒死。

但是宫女毕竟不是杀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心慌之下竟然打了个死结。死结是系不严实的。正是这次手抖救了嘉靖皇帝一命。

但是从此之后嘉靖帝也不再信任后宫的女人了。他搬出了紫禁城,在西苑继续修他的道去。

正是有如此危险的经历,清代吸取了教训,下令妃子在侍寝的时候必须不着片缕,首饰这种尖锐的东西也要统统去掉,一切以皇帝大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

当然,后宫的妃子们侍寝前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自由。在前去侍寝之前,太监们会把妃子带进一个偏屋,在那里完成洗漱身子、稍施淡妆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皇帝会躺在床上,但被子却会故意的露出双脚,以提示妃子不要上错了地方。妃子要顺着双脚爬进皇帝的被窝里,行礼,然后开始行事。

但是哪怕是开始行动了,皇帝也要受约束。鉴于明朝的明光宗即位不到一个月就因为过度享乐而患病,最后吃了红丸暴毙而亡的惨痛案例,清朝也严格规定了皇帝办事儿的时间。时间一到就让太监高喊“时辰到了”。

这催命之声一般会叫三次,叫到第三次的时候皇帝无论如何都必须结束,随后由太监搀扶妃子出去。

事后工作

实际上,由太监搀扶妃子出去这一行为看似正常,却也暗藏玄机。

皇帝大人作为真龙天子,拿捏一个小小的妃子自然是不在话下,事后妃子在离开时需要搀扶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皇帝大人平时日理万机,心力交瘁,表现不佳的话,那么结束的时候如果妃子大步流星、生龙活虎地走了出去,皇上却气喘吁吁,两相对比,无论如何都有损皇上的名声。

因此,为了照顾皇帝的面子,侍寝完的妃子在走出去时不管怎样,一律都需要被太监搀扶,哪怕妃子没啥问题也要装作身体虚弱,这样才算像话。

妃子走后,需要由太监向皇帝询问“留不留”。这个问题就要关系到这位妃子的命运了。如果皇帝说“留”,那么这位嫔妃就有了怀下龙嗣的机会。

同时,太监也会将这位妃子的侍寝记录登记在册,作为日后证明是龙子的明证。

而如果皇帝说不留,那么就会请一位大夫为妃子进行避孕措施,而这名嫔妃也就又一次失去了鱼跃龙门的机会。

总结语

我们在看很多清代的宫廷礼仪制度时,往往会感慨清代制度之严密、内容之全面,以至于让人不由得怀疑做皇帝到底是不是一件美差事。封建王朝对于人性的束缚也可见一斑。想来有清一代,无论是皇帝还是后宫,恐怕他们或多或少都已经褪去了人的色彩,活成了这个老大帝国的一个零件罢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