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废旧的塑料瓶经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变成新的塑料制品,废旧的纸张可以再生产成新的纸制品,废旧的金属也可以经过熔炼再利用……。
这些再生利用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也有一些垃圾是极为难以处理的,就比如废弃的电子设备、医疗废料,甚至是厨余垃圾。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对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废弃的电子产品。
这些电子废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正确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而医疗废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医疗废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病原体或者有毒化学物质等。
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
而厨余垃圾看似普通,但如果乱倒乱丢,不仅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还会引来各种害虫,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果这些废物垃圾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那么为什么我国曾经会是“洋垃圾”的接收仓呢?
02
“洋垃圾”接收仓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急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来促进经济发展。
可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体系尚未完善,许多材料还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也就导致了会花费大量的金额。
为了节省支出,我国开始考虑废物的再利用。
这种做法的成本远远的低于采购新材料的成本,正好当时的发达国家也正为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头疼不已。
因此,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而发达国家废弃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对当时的我国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源。
在经过挑选和加工,这些废料可以被制成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制造技术。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合作是双赢的局面,而中国成为了西方发达国家废弃物的接收仓。
虽然这些“洋垃圾”是废弃物,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像铜、铝、铁、锡等金属,同时还蕴藏着产品制造的相关技术。
这种废物虽然看似无用,但在提取材料的同时,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
除此之外,在当时,“洋垃圾”的接收仓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催生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许多人就从中受益。
就比如,洋垃圾中的旧衣服,虽然价格低廉,但经过分拣后,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每吨旧衣物可以带来上千元的利润,这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而在我国广东汕头的贵屿镇,分捡垃圾竟然成为了支柱产业。
这个被称为“垃圾第一镇”的地方,吸引了许多人凭借着分拣洋垃圾而致富。
在贵屿镇,分拣垃圾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分拣、分解、组装和焊接等环节。
其实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从事着对于“洋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代价。
处理这些废弃物的工人并没有运用高科技的技术,而是依靠着自己的双手,对这些废弃的洋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
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废品,从旧零件到塑料瓶,再到各种包装袋和废弃金属,几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废品,他们都可能会接触到。
而这些工人长时间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有的时候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就会接触到一些强腐蚀的液体或者有害垃圾,对他们的双手和关节造成严重损伤。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他们的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危险的认知不足,甚至会将一些有害的废物当成玩具来玩。
从2006年开始,贵屿镇当地每年都有几百名儿童因铅中毒而血铅超标。
更加令人感到后怕的是,贵屿镇只是我国在当时回收行业中的一个小小代表,像这样依靠洋垃圾回收却又被洋垃圾伤害的镇子在全国还有数百个。
这些受害的地区,无一例外的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机。
因此,我国在2017年的时候就实施了全面禁止“洋垃圾”的措施。
03
全面禁止“洋垃圾”
在洋垃圾进口的巅峰时期,美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废纸出口到了中国,而欧洲国家也有接近80%以上的废旧塑料运送到了中国。
在2017年,我国便明确提出了分批次逐渐禁止各类“洋垃圾”进口的相关措施。
随着我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规定的落实,我国在“洋垃圾”的进口量上确实是大幅度降低。
到了2020年末,废料的进口基本已经没有了,不过我们在符合标准的再生纸浆和塑料等方面的进口量也在增加。
而我国的这一举措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反响。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废物处理方式,加强了对废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不过,对于我国这样的措施,很多发达国家也纷纷表示不满,尤其是西方的欧美国家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抱怨中国的做法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伤害”。
因为时间一长,他们就将面临着被“垃圾围城”的局面。而这种“垃圾围城”的局面,对于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无疑是个严重的挑战。
多年来,他们一直依赖于向中国等国家出口废物来解决自己的垃圾问题,现在却面临着垃圾无处可去的困境。
那么这些“洋垃圾”将会何去何从呢?
04
“洋垃圾”何去何从?
在中国宣布不再接收洋垃圾后,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了困境,他们开始焦虑地思考如何处理这些巨量的垃圾。
在过去,他们可以将垃圾打包直接卖给其他国家,而自己打包这些垃圾的成本不过是每吨5美元。
但是,如果无法出口,他们必须自行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这使得每吨垃圾的处理成本猛增十几倍,高达七八十美元。
对他们来说,出口垃圾是更为方便快捷的方法。
于是,发达国家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认为这里是下一个“垃圾处理场”,而在其中就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国家。
这些国家曾经因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为宽松的环境法规而成为垃圾进口的热门地点。
不过,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也开始收紧进口洋垃圾政策,拒绝充当“倾倒场”。
在多国禁止接收洋垃圾的决定下,一些西方国家也陷入到了困境之中,因为他们无法找到可以持续接收它们生产的垃圾“接收仓”。
所以城市的清洁状况变得越发紧张,大量的垃圾和废物不得不堆积在街道上,形成了一道尴尬的风景线。
在停止进口“洋垃圾”后,我国的环境状况也在逐渐的向好转变。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几乎做到了自给自足。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我国长期以来在环保领域的不懈努力和投入。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