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亚洲球队

为什么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供应链的成功”

苹果公司新一代手机已发布, 本文从供应链视角侧面阐释苹果的成功! 苹果的供应链秘诀 苹果是世界上众所周知创新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但很少人知道苹果的成功,不仅在于产品的创新,更在于出色的供应链。苹果曾连续八年在知名咨询公司 Gartner 的全球供应链25强上占据榜首位置。 惠普前供应链执行长Fox 就公开承认苹果供应链的强大。“人们总是喜欢谈论苹果成功的关键是他们的产品。虽然我同意这一点,但他们的供应能力和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他说。 三个词能很好地概括苹果的供应链:多元化,轻资产,与产品完美结合。 首先,苹果供应链涉及全球,十分多元化。苹果今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在全球共有13 座组装工厂和156家官方的产品和零部件供应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被运送到苹果的各个工厂里,经过组装之后再销往世界各地。 以 iPhone 8 为例,有机构预测了 iPhone 8 的供应商名单,其中包括富士康、纬创、台积电、三星、夏普、LGD、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索尼、大立光、玉晶光、华新科、国巨、禾伸堂、晶电、Himax、IQE、ATL、德赛电池、欣旺达、鸿海、TPK、GIS、AAC、立讯精密、华通、欣兴等。

苹果公司在全球的供应商分布图https://batchgeo.com/map/92ad350a9800f91f03b3862c64f3593f复制到电脑打开,它是可以缩放的,更清楚的显示苹果供应商分部,精确到具体城市

为什么要在全球范围内,为区区一款手机寻找这么多供应商? 首当其中的就是成本考量。因为在全球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和资源,可以切实压低成本,并极大地减少单一供应商断货的风险。 也就是说,不能把“命门”暴露给供应商。而非常讽刺的是,由于 iPhone X 所采用的 OLED 技术屏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三星能够提供,导致苹果不得不受制于人,这也是 iPhone X 遭遇产能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苹果供应链重视轻资产。乔布斯指定的接班人,苹果 CEO Tim Cook 就是供应链管理专业出身。在加盟苹果之前,Tim Cook 在 IBM 效力了12年,主抓设备制造和销售,也就是供应链业务。 而在Tim Cook刚加盟时,苹果的供应链可以说是一地鸡毛,异常低效。苹果计算机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亚洲,组装厂在爱尔兰,有很多库存,却短料连连,千呼万唤从亚洲催料,空运到欧洲;赶工加急,组装成品,加急发往亚洲销售。 而加盟苹果后,Tim Cook关掉在美国和爱尔兰的生产设施、启用亚洲的合同制造商、建立 JIT 库存系统等,让苹果走上轻资产之路。 《史蒂夫 · 乔布斯传》 第二十七章里有一段话: 库克把苹果的主要供应商从100家减少到24家,并要求他们减少其他公司的订单,还说服许多家供应商迁到苹果工厂旁边。此外,他还把公司的19个库房关闭了10个。库房减少了,存货就无处堆放,于是他又减少了库存。到1998年初,乔布斯把两个月的库存期缩短到一个月。然而到同年9月底,库克已经把库存期缩短到6天;下一年的9月,这个数字已经达到惊人的两天——有时仅仅是15个小时。另外,库克还把制造苹果计算机的生产周期从4个月压缩到两个月。所有这些改革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也保证了每一台新计算机都安装了最新的组件。 经过常年不懈的改进,苹果目前拥有无缝流线型供应链,产品从合同制造商那里出发,经过第三方发货公司,直接去到消费者手中,前后不过几天时间,整个过程非常短,存货周转率非常高。 此外,苹果会通过通过监测其零售商店、网站和第三方经销商的销售,基于需求会重新分配手机订单,对 iPhone 的货量和调配进行不断完善。在这种过程中,苹果几乎能做到零库存。 第三,苹果的供应链注重产品战略的完美结合。苹果的产品,刚推出时,鲜有例外不打差异化战略,需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在别的 PC 生产厂商还依赖海运的时候,苹果就大面积用空运。 联邦快递运送苹果手机到美国时,主要使用波音777飞机。这些飞机可进行15个小时的飞行,从中国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货运枢纽无需加油。iPhone 昂贵的价格和轻便的重量意味着,苹果虽然选择空运,仍然可以获得巨大利润。甚至还有传闻说,苹果经常在圣诞节前买断大批飞机舱位,确保自己需要的同时影响到竞争对手。 再如 iPhone 的触摸屏,苹果在供应商建厂时投入巨资,买断产能6到36个月,有效阻止竞争对手及时买到同样高技术的触摸屏。等到触摸屏成了大众商品,竞争对手可以买了,苹果又利用早已谈好的合同,拿到供应商的优惠价,其实是由竞争对手补贴,来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这样一来,苹果的供应链成功地从订单上升到产品层面,帮助设计优化产品设计,把产品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就控制下来,力争产品层面的优化。 供应链作为苹果与供应商之间的桥梁,成功地对接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确保苹果设计出来的产品供应商能够有效、经济地生产出来,并且确保苹果的利益。 可以说,创新能力和优秀的供应链共同构成了苹果成功的两大基石。 锤子败于供应链 不只是苹果,对手机这种对科技依赖度高、更新迭代速率快的产品来说,供应链就是生命。在供应链上出现的一小点差错,都将导致产品的失败。 一个的典型反面案例:老罗的锤子 T1 手机。这是一部曾被外界寄予厚望,也让老罗情怀满满的手机。但就因为遭遇严重的供应链危机,导致 T1 以近乎失败的姿态离场,甚至还一度让锤子科技濒临倒闭。 锤子 T1 手机在发布会后,因为产量跟不上市场需求,在延期5个月上市后,科技落后于市面上的其他手机,错过了最佳销售期,价格直降1000元,广受用户诟病。 锤子科技创始人的罗永浩曾经发布微博,亲口承认 T1 手机的失败正是源于供应链失败:1. 我们五个月前发布的时候,是3000块。2. 因为没能处理好生产和供应链的问题,我们用了4个月才解决正常产能,已经错过了数码新品发布后的黄金销售期,赔钱销售 3G,保本销售 4G,是合乎商业逻辑的唯一选择。3. 作为企业负责人,被围观群众有理或无理地“打脸”,是份内工作。 然而,在 T2 生产时,锤子手机再一次遭遇供应链危机——2015年12月25日,锤子手机代工工厂深圳中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制造二厂发布了《关于通知解除劳动的通知》,宣布公司倒闭。锤子手机产能受影响,再次延期上市。 两款T系列产品的命途多舛给锤子带来了打击。数据显示,2015年,锤子科技亏损了4.62亿元;2016年,锤子手机亏损近5亿元,而这个数字几乎超过了锤子所披露过的融资总额。 直到老罗下定决心从华为挖来了在手机供应链管理界知名人物吴德周之后,锤子科技的供应链短板才逐渐被补上。去年以来,锤子推出的坚果 Pro 和 Pro 2 都受到了市场欢迎,更关键的是,用户发现自己确实能买到这两款手机。 对比苹果和锤子的供应链,我们可以发现,供应链是科技企业的战略职能。而除了苹果外,美国不少公司都在供应链管理上有很大成就。比如物流高效的沃尔玛、库存周期仅2.5天的麦当劳等等…… 在一个公司,尤其是技术公司,因为有一流的工程师,开发出一流的产品,才能生存;但光有好产品还不够,如果没法把质量做上去、把成本做下来,再好的产品也没法在市场上竞争……这就离不开卓越运营和供应链管理。好产品加上好供应链,企业才能从优秀到卓越。 当然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面从供应链谈苹果的成功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一个做成的事情背后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维度的阐释就能说明的,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和阐述和自己相关或者有利的想法。择其善者而从之!感谢野马财经,Ifans,Gartner等数百万台iphone是如何从中国发往世界各地的!iphone的诞生,苹果手机是怎么工厂从运到你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