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亚洲球队

【图解】中式家具的15个“经典结构”术语!涨知识了!

托泥

“托泥”是指设在几、案、桌腿下的垫木,形状一般与家具的面呼应,常见的有圆形,方形,海棠、梅花形等。

托泥不仅起到加固四腿连接与稳定作用,且改变了家具四足直接落地的形式,添了新的意趣。

牙子

“牙子”是家具立木与横木交接处,施以各式纹样的牙子,一般横向较长的叫牙条,角上短小的叫花牙。

明式家具牙子纹样繁多,常见的有凤纹牙、卷云牙、棂格牙,弓背牙等,这些牙子起稳固作用,也是极好的装饰。

搭脑

“搭脑”是装在椅背上连接背板和立柱的结构部件,人们坐下休息时,头正好靠在上面,故称“搭脑”,起承托作用。

扶手

“扶手”是装在椅子两侧,供人支撑肘部的部件,扶手后端与后角柱相连,前端与前角柱相连,中接联帮棍。

如果椅子前腿不穿过椅面,扶手前端则需另装鹅脖儿,扶手形式多样,有曲式、直式、坡式等。

鹅脖

鹅脖是指椅子前腿在椅盘以上延伸并与扶手相接相连的部分。

罗锅枨

所谓罗锅枨,即横枨的中间部位比两头略高,呈拱形,或曰“桥梁形”,现在南方匠师还有称其为“桥梁档”的。

在北方,人们喜欢把两头低、中间高的桥用人的驼背来形容,称“罗锅桥” 因而把这种与罗锅桥相似的家具部件统称为罗锅枨。

一般用于桌、椅、凳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

矮老

矮老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

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

卡子花

“卡子花”是卡在横枨间的花饰,也有说是装饰了的矮老,既能起到矮老的加固作用,又可点缀装饰。

卡子花是木材镂雕出的纹样,常见的有双环、单环、枫叶等,不一而足。

穿带

穿带常用于桌案、椅凳类家具面板下,柜类家具内部等,是指贯穿于木器平面部件内侧,面板底面起斜口衬托档劈出斜边从槽中穿过的带,对其变形起管束作用的一类横木,很像人的腰带,故俗称为“穿带”。

具有管束面板防止其变形,抽涨作用。

一木连做

“一木连做”是指家具的腿子、束腰、牙子围板等部位,采用一根木头制成。

一木连做常见于桌、椅、几类等,顶箱柜、沙发、大画案、罗汉床等大件家具不用此造法。

线脚装饰

‍“线脚装饰”是针对家具某一部位的纯线性装饰手法,它在家具构造中几乎不起任何作用,纯粹为了审美上的感受。

明清家具在线脚装饰上极为讲究,常见的有灯草线、打洼、倒棱等。

打洼

“打洼”是方材家具的线性装饰,做法是在桌面侧沿、架格栏杆等表面做出向里挖的弧形凹槽,一道叫单打洼,二道叫双打洼。

打洼家具锐利的边棱,一般做成凹线,俗称“倒棱”,与打洼一起形成清晰的线脚。

步步高赶枨

管脚枨(四腿中的横枨)前者低,两侧高,后者更高,即所谓“步步高赶枨”,常运用于椅类家具足部。

马蹄足

马蹄分两种,内翻和外翻,外翻多用曲腿,内翻曲直皆有。

传统家具有一定律:凡带束腰的家具腿足都有马蹄或其它装饰。

明式家具马蹄多用整木削成,兜转有力,清式多用平直回纹马蹄,略显笨重。

*文章来源新会古典家具城,侵权请告知!任何涉及版权权益问题请事先留言或加好友告知,红桥红第一时间说明或删除并赔付版权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