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牛市选股需考虑个股自身因素:强度、主动性、股性基因、抗分歧能力。强度指分时力度和资金果断程度;主动性看上涨驱动是否独立;股性基因包括涨停次数、溢价、连板等;抗分歧能力看资金在分歧中的表现。掌握这些,选股水平将大幅提升。
如何2分钟选出全市场最强牛股?这或许是一篇能够真正打破你认知的选股方法,也是绝大多数人能够学到的选股技巧天花板,学有所成,足可一步登天。认真看到文章最后。
选股看什么?一般来说,兄长主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个股自身因素,一个是外界干扰因素。外界干扰因素涉及情绪、节点、身位、地位等,杂而乱。
今天主要聊一聊个股自身因素。
兄长将它分为4点:强度、主动性、五性基因、抗分歧能力。
先讲强度,这个强度是指的分时力度,以及资金的果断程度,也就是该强则强,不拖泥带水。
同身位的两个票,我们可以看到首版的这天。一个一口气直接封死涨停,资金封板果断,态度坚决,而另一个则是磨蹭半天才到板,板上以后也是分歧不断,正是因为首板的分饰力度弱的因,才造成了今天盘中反复开板的果。
对于这个强度大家可以理解为分时的流畅度或者走强时的力度,就像是搏击出拳一样,不出则蓄力藏锋,出拳则雷霆一击,讲究一个稳、准。分时的要求也是这样,承接要稳,节点要准,上板要狠。
补充一点,强度可以分为两块,动能和势能。
分时力度是指动能,而势能则是趋势和惯性。势能确定且持久,动能坚决且一致。其次是主动性。
简单来讲,就是看它的上涨驱动来自哪里,是基于自身的独立逻辑,还是被动地跟随逻辑。比如大哥今天早上涨停了,你跟着也动了,那你就是被动地跟随。但如果大哥分歧,你主动顶上去了,或者是大哥没有分歧,但板块分歧了,你在板块分歧的时候逆势顶上去了,这两种也算是独立逻辑做驱动。
一个是分离大哥的弱,一个是分离板块的弱。只要跟外界因素的弱做了分离,个股自身就具备了独立去强的可能性。
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致看领涨,分歧看抗跌。他们的底层逻辑驱动其实也是预期差,一致追领涨,是该强而更强的逻辑,分歧做抗跌,是该弱而不弱的逻辑都算是超预期行为。
第三个是股性基因。股性基因包括涨停次数基因、涨停溢价基因、涨停连板基因、断板放人基因等。
涨停次数就是历史涨停活不活跃,经常涨停的肯定更容易涨停,所以更多的人会因为这个逻辑而在多支票里面选择它。涨停溢价基因是多数人评定骨性好坏的关键要素,对于曾经赚过钱的票,多数人肯定都会更有印象,而如果你多次在同一支票上面都赚过钱,那你大概率会经常放在自选里面。所以涨停溢价基因,它的好在于买过它的老顾客都说好,口碑好,所以回购率自然高。
涨停连板基因主要是区分情绪标和非情绪标的关键,因为首版大部分都是套利资金在去做,没有过连版,一般说明在个股中短线筹码占比较少,反过来,经常连板,说明短线筹码被充分激活,更容易炒出行情来。
断板放人基因,其实也就是负反馈基因,跟涨停溢价基因相反。经常缩量首板,然后第二天闷杀,肯定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那这种再想去走连板,第二天大部分人当然都不愿意去接了,或者是你买一次亏一次的那种,就算涨停你也对它无感,就是这个道理。
补充一下,这里说的断板放人,不是说第二天能卖出就行,而是说断板以后有反包基因的,或者高位见顶以后还有修复和震荡预期的。这种断板了一般也不套人,就算套了人,也很快就会被修复。
第四个就是抗分歧能力,这也是识别一只强股或是弱股最核心的点。
抗分歧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主动接受分歧的能力。分歧前资金敢不敢表态主动做多,分歧中资金敢不敢在分时弱势的情况下继续引导上攻,分歧后看资金是多转空开启多杀多模式,还是分歧转移至开始加速,不仅要看最近的分歧承接情况,还要看历史上这支票对于分歧的态度。如果历史每一次放量都是阳线或者主动走强去吃单走出来的分歧,这类的一般更容易走出大行情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看放量日的量来自哪里,是由场外资金主动去大买的量,还是由场内资金抛压释放出来的量。如果是主买出来的见顶量,说明那个位置可能还没走完,就算是当天收了阴线,但还存在消化分歧以后继续走一致的可能性,后面只要不给太强的负反馈,一般还有新高的可能。
可如果是主卖出来的量,当天收了一根大阴线,还没啥承接,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卖盘太强了,这票看空意愿浓厚,要么是买盘太弱了,前面是加速上去的,所以卖盘吸筹一分歧,大家就一股脑全砸了。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能说明短期内这票没机会。
但我这里讲得比较浅,深一点就要看分时量,就拿经常举例的常山来说,这波大行情可以看到收了很多次阴线,但你去看分时就会发现,分歧当天的量能其实都是进攻量。
从 k 线趋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分歧有承接,进攻皆有量。所谓量价,量价这些就是可以说钱的流向,是市场的底层交易逻辑。
当你悟透了这些,那么牛市游刃有余。
所谓新手看 k 线,高手看资金,顶尖高手看逻辑,其实看的都是一个东西。
K线的本质是资金动向的具象化,资金流向是逻辑驱动的直接体现。虽然看的是同一个东西,但看的深度却不一样。本文归属于高级篇范畴,但其实也不完整版的。能学会这些,你选股水平抬高几个阶梯还是没啥问题,对同类选股技巧应该算是降维打击了。
如果能读到这个位置了,相信你是真的看进去了且有所收获。
(转自:金融小博士)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